《我们的人》映后谈
有些影片无法塑造梦境
可是不论我们面对的是什么作品
我们总是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人
了解一些地方
然后感觉自己或许多了一些东西
1
1
1
11月15日,荧光计划于塞林格咖啡馆放映了来自台湾慈济大学的一部学生纪录片作品《我们的人》,慈济大学与云南大学共四位老师与观众进行了一场丰富而颇具启发性的映后谈。
潘朝成老师首先介绍了影片相关拍摄背景,作者沈舒涵作为马来西亚华侨,过去生活在西马,但为寻找毕业作品拍摄地而去到她并不熟悉的东马。
从影片开始的自述中也可以得知她本人在进入拍摄地之前的种种忧虑、顾忌甚至畏惧。然而随着影片进展,她逐渐与片中人物熟识,拍摄了有关燕窝屋及其经营方式、棕榈种植业、婚礼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并于影片最后自述中重新否定了开头的顾虑,表达对当地人和事的喜爱及感恩。
但另一个问题即是,如云南大学寸炫老师所讲,影片作者虽然是传播系的学生,却进行了更像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式的拍摄,有生产生计、生活方式、仪式宗教、婚姻、现代与传统的变化等。
交流现场(左:潘朝成 右:寸炫)
在影片开始的讲述中,作者坦言自己的担忧,但后面接着转变成了田野调查式,也就是说作者本人从担忧到最后重新认识到当地人的友好和热情的过程,并没有在一个过程中去展现,主线有些弱,自述式的方式应当能够看到她与当地人接触交往的变化,而影片中却看不到她从进入的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导演和村民
1
2
1
对于观众而言,也有了相同的感受,影片的名称是《我们的人》,但观看途中却让人似乎逐渐忘记了影片本身的名字。内涵丰富、覆盖面广的特点也让不同主题之间的衔接略显生硬,可能看完这部分内容后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反思,就进入到下一个主题部分了,而且每个主题内容其实都可以再继续深入下去的。
也有许多观众看到了影片所表达的关于传统及现代的矛盾等。农业中稻米的生产、新兴棕榈的种植、现代婚礼习俗的变迁等主题,似乎在其背后都有着更为深入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宗教及认同等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影片更像是人类学传统民族志那种大纲性的东西,每一个主题中又可以扩展出非常多的东西,以形成多篇分别聚焦于某一问题的论文。
1
3
1
对于这一点,潘老师也讲到了纪录片伦理及作品放映的问题。首先,作者对所拍摄的对象和地点,都应当持有一种保护的意识和态度,有些主题她需要考虑能否深入下去,并且影片还要在当地进行放映,需要考虑当地人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对于当地人的展示应当进行到何种层面才不会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做为一个并不具有权力优势的学生,作者孤身一人闯入从未涉足的地区,面对一个具有种族、文化、经济等各方面自身特点的社会实体,她需要舍弃一些无法谈清楚的议题和面向。作者确实已经挑战了自己,并尽量做到了对拍摄地和人物的一种关注和理解。
结合寸老师对影片的建议,虽然它无法做到对各方面的深入,但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进行展现。因为纪录片拍摄的就是一个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你们之间关系怎么样,就会呈现出怎样的状态。片中一再强调作者与当地人融洽的关系,也一再表达当地人的热情和善良,因而我们更希望看到通过影像所表达出的情感,而不仅仅是文字叙述。
1
4
1
从电影或纪录片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它可能不太符合期待,当然这并不是否定它的价值或意义。慈济大学的傅老师及孙老师此行也分别分享了符号学及现象学和叙事的有关内容,这些都是分析和理解剧情片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影片通过精心设计的架构和细节来讲故事,它们更多的是塑造梦境,让你进入其中,与人物一同感受和经历。
但正如孙老师所言,有些影片无法塑造梦境,可是不论我们面对的是什么作品,我们总是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人,了解一些地方,然后感觉自己或许多了一些东西。
这样看待影片或者说世界的态度,有种让人感动的谦卑。
嘉宾
· 潘朝成
噶玛兰族,族名Bauki Angaw,2001年国立台南艺术学院音像纪录研究所 M.F.A(硕士)毕业,2003年起担任慈济大学传播学系专任助理教授。从事原住民族影像研究、记录、教育、推广工作,持续记录台湾原住民族影像22年,并推广噶玛兰族香蕉丝编织工艺文化传承、就业与产业。
· 寸炫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人,2012年起开始从事影视人类学的教学和民族志电影拍摄。
感谢
文| 大琪子
排版 | 麦兜
照片 | 郎晓伟 樊毅 武蔚
长
按
关
注
微信号 : xiangcunzhiyan01
新浪微博:@乡村之眼
官网:www.xczy.org
点亮我们,看见乡村